導語:一過度關注價格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挑選裝修公司了。平均每戶裝修者在確定裝修公司前,一般會同時讓2-5家裝修公司做預算,哪家預算做得低就選哪家。其實,根據常識我們就可以知道,現在的裝修幾乎都是手工活,所以每個工種耗費的單位時間成本都差不多,雖然小公司的營運、管理成本總額較低,但分攤到每個裝修案例上的比例卻和大公司差不多,他們怎么可能做出比大公司低得多的預算?他們的…
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挑選裝修公司了。平均每戶裝修者在確定裝修公司前,一般會同時讓2-5家裝修公司做預算,哪家預算做得低就選哪家。其實,根據常識我們就可以知道,現在的裝修幾乎都是手工活,所以每個工種耗費的單位時間成本都差不多,雖然小公司的營運、管理成本總額較低,但分攤到每個裝修案例上的比例卻和大公司差不多,他們怎么可能做出比大公司低得多的預算?他們的利潤哪里來?無非就是減少工序、以次充好、追加預算等,實際上算起來最終也并沒有便宜多少。
最可悲的莫過于那些不顧自己實際需要,盲目攀比的裝修者。隔壁鄰居家裝修得不錯,花了20萬,那么自己家的裝修決不能低于他,因此在原有18萬的基礎上追加5萬;小李客廳掛上了油畫,那么自己的客廳就配上價格昂貴的名家國畫等等,這種心理很容易造成過度消費。